“铁蛋”之后小米申请“米线”商标,网友:螺蛳粉还会远吗?
2021-06-19 23:13:23
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米线”商标登上热搜,网友表示,米车、铁蛋、米线…
作为小米创始人,雷军一直强调商标的重要性。这不,在官宣造车,换了Logo之后,小米在申请商标这条路上也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米线”商标登上热搜,网友表示,米车、铁蛋、米线……米线都注册了,螺蛳粉还远吗?
小米造车万众瞩目,导致小米公司现在一有个风吹草动,立刻就上热搜。
近日,小米又上热搜了。
原因很简单, 小米申请注册“米线”商标。
据 标美联合知产 了解到,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米线”商标,注册号为55133944,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目前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与此同时,小米科技还申请多项“小米汽车”、“米汽”、“小米造车”等相关商标。看来,小米造车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
这已经小米第三次因为申请商标而上热搜。
此前,#小米申请注册米车商标#、#小米申请铁蛋商标#也登上了热搜。
4月1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多个“米车”商标,国际分类包含12类运输工具,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4月2日,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多个“铁蛋”商标 ,国际分类包含食品、饲料种籽、燃料油脂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商标申请中。
不过,小米造车太过引人注目,不少网友已经表示出对“米车”这一命名的不满。有网友表示,“米车”像极了运粮车。
目前,小米汽车的命名还没有最终定夺。 雷军表示公司虽然叫小米造车,但小米汽车的具体品牌名字还没想好。 至于Logo,雷军则表示,新设计的小米圆形Logo比方形更适合汽车品牌,但是还不确定,因为该Logo设计是在宣布造车计划之前就确定了。
去年底,一张写着“造车,我们是认真的”的海报出现在小米的官方微博中,一时间成为了外界热议的焦点,但在事后被证明只是小米旗下一款玩具电动车的宣传图。
小米前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当时在网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这之后,有关小米造车的传言层出不穷,小米官方也一次又一次辟谣,一次次吊高外界胃口。
直到小米的春季发布会,雷军终于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造车领域,称 “这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 ,情怀瞬间拉满!但对相关细节只字未提......
在这之后,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还没想好小米汽车的具体名字,还需要再花点时间认真的评估,因为造车的周期比较长。
4月6日雷军直播,小米官方的预热是:“和雷军聊聊小米汽车”。但整场直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小米手机新品进行宣传和带货。尽管据雷军透露小米汽车有可能在三年后才会面世,造势却早已经开始。
在雷军上月30日官宣小米造车后,小米集团当日的港股股价一度拉升,涨幅为2.2%,收盘价25.6港元/股,而在雷军直播结束后,相较于4月1日收盘,股价进一步增长了2%。
从官宣入局造车、到雷军的直播,小米造车所有透露出来的细节,都不够清晰,宛如一场有奖竞猜。
如今,地产、手机、空调、互联网等跨业巨头纷至沓来,带来“互联网+”“智能+”,这种“鲇鱼效应”对激活传统造车业有好处,如果通过技术赋能、能源革命推动中国本土造车业的“弯道超车”,那就是更大的好事。
新能源汽车虽冠以“新”字,但在基础研发、核心技术上精耕细作、创新突破、久久为功的硬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梦想着“弯道超车”无可厚非,但也要谨防中途“翻车”。
小米从成立至今已经注册超过4200个商标。 如今小米被誉为超市、杂货铺,产品越来越多,生态链企业也是越来越庞大,为了建造防御河,足够多的注册商标是必需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奇葩”商标。
尤其是“米”系列的,如:小米、大米、紫米、粟米、虾米、绿米、纯米、万米、红米、兰米、米粒、米线、黑米、米粉、美米、青米、清米、爆米花、万米等等。跟“米”字有关的名字,基本上都被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给注册了,甚至还有小麦。
有网友调侃到:如果雷军不做电子产品了,可以随时转行做农产品,毕竟大部分商标都很符合农产品。
米家是小米生态链品牌,此外小米还注册了咱们家、咱家、我家、我们家等等。
还有两个商标不太好理解:神股、妖股……
在近日小米被曝申请注册多个“铁蛋”商标后,有网友猜测,小米汽车不会是叫铁蛋汽车吧?
不过很快有人发现,小米申请商标的国际分类显示是食品类,包含食品、饲料种籽、燃料油脂等,疑似是要进军食品行业。
对于此商标的名字,网友也纷纷开启吐槽模式:买小米送茶叶蛋?
还有网友连标语都想好了:听说,下雨天铁蛋和小米粥更配哦~
小米申请“米线”商标上热搜后,网友表示:不是吃的米线吧?
米线都注册了,螺蛳粉还会远吗?
虽然注册了一系列“奇葩”商标,但不得不令 标美联合知产 也感慨道,小米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真是走在行业的最前端。
其实知名品牌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避免了未来的口水战甚至是法律战。
而且大企业对品牌保护的要求更高,资金也更雄厚,能够在商标保护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毕竟商标能够代表一个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对增长品牌认知度有很大作用。
也正是因为商标的品牌意义,能够让企业花时间、精力对商标进行防御性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