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天欲晴而雨不停。
剧情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美政坛,历来不缺 “惊喜和意外”, 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美国内部混乱层出不穷的当下,政坛斗争就更加激烈了。
6月19日这天,美政坛便再次迎来了 “地震”时刻。
至少3个体现吧。
一,拜登刚从欧洲回美国,就要被自家人剥夺“兵权”了。
在过去的一周里,拜登在欧洲参加了G7、北约、美欧以及美俄等一系列大型会议,得到了很多收获,但也有不少遗憾,尤其是在与普京的会面中,估计拜登这会多少会有些 “悔不当初”。
然而,刚回到华盛顿的拜登还没来得及感慨,突如其来的 “当头一棒”,便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19日,美国众议院以268票赞成、16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制总统对外使用武力”的议案。
据悉,这项议案是由民主党议员芭芭拉·李起草的,并得到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的支持。并且,在这些赞成票中,还有49票来自共和党议员。
这表明,美国总统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力, 将在极大程度上被剥夺,美国对外发起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同时,这也意味着,拜登将失去“宣战权”。
事实上,根据美国宪法规定, “宣战权”本就归国会所有。之所以会“例外”, 是因为“911事件”的发生后,美总统宣布出兵伊拉克才有的。
但如今,随着该法案被提出,并得到众议院通过,美国的 “宣战权”将再次回到国会手中。
此外,虽说拜登的权力被限制,会给外界一种“打压”的意味,但实际上,这是民主党为了自身利益, 下得一步“妙棋”。
一来,与军火商、保守派存在诸多联系的共和党, 从不掩饰自己对于战争的“热爱”,例如前美国安全顾问博尔顿,便是代表。
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军工产业会得到迅速发展,军火商也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在特朗普时期, 博尔顿会积极地“献计献策”、企图挑起美伊冲突。
而与喜欢“混乱”的共和党不同, 主张发展新兴产业、重视金融等领域的民主党, 更需要、也更愿意看到美国 “稳定”的一面。
二来,民主党的这步棋,不仅着眼当下,还“兼顾”到了未来。
毕竟,拜登不会一直是总统,民主党也不能始终占据“主导权”,如今率先剥夺总统的“宣战权”,其实也是在防止后来的总统“乱来”。例如,一心想重返白宫的特朗普,以及对总统宝座“垂涎已久”的蓬佩奥等等。
三来,民主党限制了拜登的“宣战权”,也是在向伊朗、俄罗斯释放缓和信号。
毕竟,在拜登上台后,以各种理由、向中东派去了不少航母军舰。19日,美军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更是穿越马六甲海峡,直奔中东而去,显然是想向伊朗施压。
至于俄罗斯,美国近期联手北约各国一起对俄施压的情况也不算少。而且,在刚过去的“普拜会”中,拜登和普京都认可了 “核战爆发、没有赢家” 的原则。
如今,民主党人“夺了”拜登的宣战权,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俄伊一颗 “定心丸”。
不过,虽说“宣战权”又回到了国会手中,并不意味着美国不会再次打开 “潘多拉的魔盒”,国际社会还是不可放松警惕。
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就在拜登被“夺权”的这天,白宫又被针对了。
二,拜登“出洋相”,副总统哈里斯遭抵制。
由于在刚结束的美俄峰会中,拜登又一次将“特朗普和普京”搞混了,19日,美国共和党议员杰克逊致信拜登, 要求他接受“认知测试”,理由是怀疑拜登存在“智力衰退或健忘”等症状。
不得不说,拜登出访欧洲忙了一周,回来不仅没有被夸奖,反倒被质疑“智力衰退”、还要求做测试,估计没有比这更令人心寒的了。同时, 拜登这回也结结实实出了一个“大洋相”。
几乎同时,副总统哈里斯也因为在处理边境移民问题上 “表现不佳” ,遭到了数十名共和党议员的联手抵制,他们还写信给拜登, 希望他能换个人处理移民问题。
很显然,不论拜登是的“出洋相”,还是哈里斯的遭抵制,都在表明美国民众对白宫的满意程度、信任度正迅速下降, 给白宫的“差评”也越来越多了。
长此以往,拜登的执政生涯将迎来巨大阻碍,引发美国更大的混乱。
不过,俗话说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与拜登这边的愁苦不同,特朗普一方似乎更加轻松。
三,特朗普又重出江湖了。
19日,在得知拜登被要求做“认知测试”后,特朗普再次开启了一番“ 冷嘲热讽”, 并再次暗示,要是他还是总统,情况不仅不会这么糟糕,他还会帮美国再次赢得利益。
还有,在特朗普宣布自己在写一本 “最好的书” 之后,其女婿库什纳也表示,他在写一本 “解读特朗普政府” 的书。
很显然,从这翁婿二人的举动来看,妥妥的是想博关注、博眼球,并重返美政坛啊。
不难料到,在“状况百出”的拜登,和一心想刷存在感、再次夺回总统宝座的特朗普联手演绎下, 美政坛的纷纷扰扰和“地震”时刻,往后必然少不了。
总之, 这场精彩纷呈的美剧,还远没有到落幕的时刻。
好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