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2021-06-19 23:49:35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听话的娃一:什么是拆屋效应拆屋效应是由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提出的理论,他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喜欢唱反调,不妨同时给他们提两个要求,一大一小,往往孩子会选择小要求,拒绝大要求。


虽然说“母子连心”,“血浓于水”,但是 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很难猜透孩子们在想什么, 他们天马行空的大脑里藏着很多小秘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没有几个孩子不喜欢与父母唱反调,在那个时候你是暴跳如雷还是耐心劝导呢?

任何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动机和理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孩子们为什么要和家长唱反调?是不服气爸妈的统治还是觉得好玩故意为之呢?其实,他们有很多这样做的理由,只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罢了, 只有找到孩子唱反调的出发点,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孩子喜欢跟爸妈唱反调,往往有以下原因

一:叛逆心理作祟

说起叛逆心理,我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青春期的孩子,但 除了青春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两个叛逆期, 这也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还没到青春期家长们也会觉得孩子很难管教,调皮的不得了。

3-4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 他们不分对错只求自己开心,这个时候不论家长提什么要求他们都会反驳,并且不理解。年龄这么小,家长也拿他们没办法,除了硬发脾气,作为父母我们束手无策。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8-9岁是第二个叛逆期,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 青春期的孩子是否叛逆,就在于8-9岁时家长有没有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这个时期他们懂得对错,但由于“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有信心去反驳自己爸爸妈妈。

到了青春期,孩子们的自我观念更强, 再者各项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总感觉自己翅膀硬了,可以出去闯荡。这个时候如果遇到有分歧的事情,孩子们会认为自己是对的,爸妈是错的,即便家长喊破嗓子,他们也不会回头。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二:表达对父母的不满或者引起关注

太听话的孩子往往没有存在感,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反而会让大家印象深刻。为了引起关注,很多孩子就想到了跟爸爸妈妈唱反调这个方法。现在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的交流, 即便有血缘关系,但没有沟通便不会亲近。

孩子年龄小不会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也不会表达自己渴望陪伴的想法,如果家长突然对自己提要求,那么他们往往会选择违背,其实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就应该反思一下,最近有没有惹到孩子,有没有忽略了孩子。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三:试探父母的容忍度

现在孩子越来越聪明,小时候我们只知道挨打,从来不知道去摸索父母的底线和对我们的容忍度。很多小孩不愿意听父母话,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想借此看看爸爸妈妈对不对自己发脾气,打不打自己,以此在自己心中形成一把尺子,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正是因为孩子们的“动机不纯”我们家长才要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 孩子唱反调,大吼大叫一定是不可取的, 遇到叛逆的孩子,我们越吼,他们便会离我们越远,等到关系降到冰点我们再想挽救可谓是难上加难。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听话的娃

一:什么是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是由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提出的理论,他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喜欢唱反调,不妨同时给他们提两个要求,一大一小,往往孩子会选择小要求,拒绝大要求。这时候 聪明的家长会把想要孩子们做的事情变成相对较小的要求, 孩子们乐意去做,家长也不必再急躁,何乐而不为呢?

二:拆屋效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避免要求过高

拆屋效应是一种技巧,既然是技巧就会有破绽,一旦被孩子发现,会让他们感觉受了欺骗,所以我们在提要求的时候一定要 注意避免大要求过高 。比如你想让孩子写作业,可以先问孩子能不能洗衣服,或者是整理房间, 这种相对困难,但又可以完成的任务才是最合适的大要求, 如果大要求太难,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反抗心理,得不偿失。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不要批评,利用好“拆屋效应”,还你个乖巧的娃

注意经常沟通

即便有拆屋效应的存在,我们也不能忘记与孩子沟通,了 解孩子真正想要的,和他们做朋友,久而久之不用拆屋效应,他们也会听父母的话。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放下手机多和孩子聊聊天,周末的时候一起做一些亲子任务会让亲情关系迅速升温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我们用心总会找到解决办法,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事情,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喜欢唱反调,那么我们不妨陪他们一起唱,我们要做孩子的父母,更要做他们的朋友,这样才是合格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