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明,一个经历了大起大落多舛命运的女子。
有人称呼她:“女版褚时健”。
因她的人生经历,与一生波澜壮阔的褚时健,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手起家,52岁时成为中国首富。
改革开放时期,却因投机倒把,进入监狱,一贯家财瞬间归于零......
70多岁出狱后,因内心的梦想和追求,重新创业,再度成为千万富翁。
纵观她的人生,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和坎坷,却从未将这 ”钢铁般意志 ”的女子打倒。
吴胜明,一个注定不一般的女人。
连《鲁豫有约》的鲁豫都说:这样的人生,太过于传奇。
爱情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一户显赫的富商之家。
原应享受无忧无虑生活的她,因父母破碎的婚姻关系,遭受无情地折磨。
家族的富裕,使父亲从小就沾染了纨绔子弟的恶俗。
他在包办婚姻下,娶了大家闺秀出身的母亲。
婚后,母亲无法忍受父亲频繁地更换女人。
终有一日,她与暗结私情的军官,一起私奔到了台湾。
母亲的逃离,让吴胜明的童年失去了珍贵的爱。
父亲很快就再婚了,继母对她并不待见,甚至找人算命,说她的 “命硬” ,命里没有兄弟姐妹,若想再有孩子,必须把她送出去。
父亲对继母言听计从,对吴胜明并不怜惜。
他策划了一场计谋,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了30里外的小县城里,让她成为了一户有地位的人家的童养媳。
此时,祖父及时出现了。
他告诫吴胜明的婆家: “我的孙女不能做童养媳,就算是寄养在你家,给她读书,不能亏待她。”
于是,她在异地,生活了4年。
如祖父所愿,她通读了许多名著书籍,获取了知识,在那重重的书中故事,吴胜明找到了 “自我” 。
她开始坚定地知道,自己将不会嫁在这里,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路。
16岁那年,她巧妙地设计,逃离了婆家,去到了遥远的上海谋生。
在上海,吴胜明做起了有钱人家的保姆。
半年后,她寻觅到西安,投靠了在部队担任师政委的叔叔。
在部队里,吴胜明遇到了自己的初恋: 于萍 。
于萍是一个大吴胜明12岁的部队医生,他博览群书,是部队的才子。
吴胜明为了拔智齿时,与于萍相识的。
之后,两人时常接触,谈论名著,一起游玩,日渐相处中,两个人彼此深深吸引,互相爱恋。
于萍总是宠溺而深情地称呼吴胜明为 “小安娜” ,而在 “小安娜” 情窦初开的心中, 于萍将会是自己的一生所爱。
这段恋情并没有得到叔叔的祝福,他不愿心爱的侄女嫁到北方,情愿她呆在身旁,找一个南方的人嫁了。
他不惜棒打鸳鸯,动用自己的权力,将于萍调走了。
吴胜明曾不顾一切地跑去见心爱的人。
奈何一旦叔叔知道,于萍就要惨遭一次又一次的调派。
那个时候,他们曾彼此约定, 此生,”非你不嫁”,此生,”非你不娶”。
他们将对彼此的爱,藏匿在心中,长达一生。
誓言虽美,奈何命运的捉弄。
于萍在叔叔的一次又一次的遣送中,被分配到一个毫无音讯的地方,彻底与心爱的 “小安娜” 失去了联系。
为此,吴胜明与心疼自己的叔叔彻底决裂,离开了西安。
性格刚烈的她,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无论爱情亦或生活,都应该由自己选择。
工作
爱情或许是吴胜明年幼时影响自己最深的事。
于萍是她内心最初的爱恋,也是促使她离开西安,独自生活的因素。
她回到家乡绍兴,因痴想于萍有一天会回来家乡找寻她,娶她......
她坚守着这份爱情,独自一个人,在故乡里,为于萍守身如玉了10年。
她从一个18岁的少女,成长为一个29岁充满历练的女人。
在绍兴等待期间,为了养活自己,她充分运用了自己的经商天赋,在绍兴开了一家小百货杂货铺,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小店的生意越发红火赚钱。
后来,在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中,好心人的热心说媒里,吴胜明无奈放弃了内心对于”于萍”的执念。
她最终选择和一个追求自己的小7岁的张思源结婚。
虽然吴胜明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并不爱张思源,即使结婚后,她内心对于萍的牵挂,仍深藏于心。
但她的生命中,责任和担当高于一切。
即便是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在火车上和于萍相遇,得知他被下放回来后,曾找过小安娜,却无奈错过心爱人。
如今即使结婚有孩子,于萍的内心也如吴胜明一样,一直牵挂着初恋,期待找到她后,再与她结婚。
吴胜明感恩再次相遇,知道他很好便是最大的恩赐,但无法为情所困的她,并没有抛下一切,与于萍相认。
相反,她抛下了这段今世无法得的爱恋,而选择承担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
婚姻让吴胜明的人生,走入了不同的境遇,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张思源结婚一年后,她选择离开待了12年的绍兴,企图去到不同的地方,开创一片新天地。
她离开了生活了12年的绍兴,去到了西安,在那里开了一家修理铺,生意做得挺好,也累积了一定的存款。
事业小有成就,及为追求更加稳定富足的生活。
3年后,不厌折腾的吴胜明,又举家搬到了西宁,在那里开起了饭店。
在灵活的商业头脑和孜孜不息的勤奋中,吴晓明的 “上海餐馆” 在西宁就步入了正轨,还承包了不少单位的用餐。
她不是一个仅会埋头苦干,努力赚钱的人。
吴胜明每周都会买报纸看,与时俱进,不断设立更高的追求和生活标准。
改革开放初期,她敏锐地嗅到了新的商机,于是当机立断,将饭店盘掉,开起了商贸公司。
雷军曾说过,站在时代的风口里,猪也能起飞。
聪明能干的吴胜明,她既有商人的“勇于尝试”,又有”拍板立案”的魄力,还深谙经商之道的门路和诚信。
这让她很好地抓住了机遇,成为了“富起来”的那批人。
到1984年,她的资产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
这在当时的时代,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儿女
毋庸置疑,事业上取得绝对成功的吴胜明,是一个强势而独立的女人。
她的坚强,是从生活的蹉跎历练而来。
自从因叔叔的阻挠,使自己与相爱至深的于萍分开十年之久,吴胜明便选择与小自己7岁的张思源结婚。
然而,即使无法在一起,于萍在吴胜明的内心里,仍如一颗参天大树,无论如何也无法挪走。
她对于张思源的情感,更多于姐弟之间的兮兮相惜,她并没有办法爱上他。
婚后,搬离到西安的吴胜明很快就怀孕了,却因生意上的多度劳累,她没法保住孩子。
一年后,她又怀孕了,她的女儿很快就出生了。
这让吴胜明的生命,感到了宁静和满足。
生活似乎故意要给这个女人不断的测试,以让吴胜明成就自己无法复制的人生。
女儿1岁多时,吴胜明带着她去到上海考察新菜色。
在火车站时,她出于对军人的信任,又急于上厕所,便将女儿托付一个穿军装的人照看。
等她出来时,茫茫人海之中,早已不见军人和女儿的身影。
吴胜明在漫漫人生路中,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她无比自责,却无法挽回任何。
之后,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
孩子的再次出生,缓解了吴胜明和张思源内心的痛苦,她不敢再大意,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这个娃娃。
这个男孩,却不会为抚平吴胜明生活的创伤而来的。
3岁时,有一天,他突然没胃口吃饭了。
他生病了,医生诊断,他的喉咙肿了,咽部,扁桃体都有充血现象。
吴胜明付出很多精力,悉心照料儿子,带他去了不同的大医院。
但她却无法阻止命运。
一天晚上,男孩因肿大的喉咙难以呼吸,抽搐中就魂归天兮。
丧子之痛让吴胜明瞬间衰老,却没有将她彻底打垮。
对于孩子严重的思念之情,让她此后的时光尝试了几次怀孕,但因年事过高,及体质原因,她都没能保到三个月。
在不断寻访医生吃遍各地中医药后,吴胜明索性心一狠,离开了高原地带的西宁,搬到了平原的郑州,希望在地势平缓的地方,能够更有利于怀孕。
或许是吴胜明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到达郑州后,41岁的吴胜明再次怀孕了。
这一次,她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孩子,或许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胎,若失去了她,或许这辈子她都不可能有自己的骨肉了。
这种临到绝望之际,却又永不失希望和尝试的”先破后立”,让她甘愿放下所有一切,只为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孩子。
她撇下了饭店的所有事务,白天黑夜都平躺在床上,不敢有一丝儿怠慢。
这样的谨慎,让吴胜明保住了这个孩子,在高龄生产之际,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痛,却拥有着坚定地信念: 即使用尽全力,也要平安生下孩子 。
她最终达成所愿,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
来之不易的艰辛,让她万般疼爱这个女儿,她几乎用自己的生命去疼爱她。
女儿也是吴胜明不断攀登事业巅峰的无穷动力,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她就决定要赚更多的钱,送女儿读书,让她去国外留学,让她拥有舒心的生活。
女儿也是吴胜明忍耐丈夫张思源对于婚姻不忠诚,却不离婚的原因。
由于在成功生意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吴胜明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再加上事业的成功,让她见识了越来越多高层次的人。
而安于现状的张思源,与吴胜明的情感,就如此逐渐疏离。
比吴胜明年轻7岁的张思源,对情感和身体的生理需求,让他与女儿的专职保姆产生了婚外情。
吴胜明发现此事,一向洁身自爱的她对此充满愤怒。
但她终归是不一般的女人,对于婚姻的态度和容忍,也异于常人。
为了女儿拥有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不似自己幼年父母离婚,没有母亲疼,没有父亲爱。
她开成公布地和张思源说,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不会离婚,但他在外面的事情,不能让女儿知道。
在有名无实的婚姻中,在对女儿无尽的爱里,吴胜明不知足地追求着琉璃社会。
她过上了豪奢的生活,时常一掷千金,出入有高级桥车,家中有保姆数个,她出入高档宾馆,购买各地奢侈品。
财富,不断刺激着吴胜明的欲望,她沉醉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流连于结交各界名流,觥筹交错的各种会议里。
涅槃重生
1985年,处于人生高峰的吴胜明,突然被警察逮捕了。
1986年,吴胜明因投机倒把,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她一手创建的商业帝国,辛苦打拼下的江山,瞬间归于一无所有。
改革开放时期,对于一切投机倒把的商人,都处于严厉的经济刑案结果。
那个叱咤风云的女首富,变成了阶下囚。
吴胜明在狱中时,收到了丈夫张思源的离婚协议书。
无论是破碎的婚姻,亦或无望的劳期徒刑,亦或瞬间土崩瓦解的财富,都没有打垮吴胜明。
对于她而言,她是从一无所有中奋斗而来,她并不惧怕失去一切重头开始,在她心里,牵挂的,始终是疼爱的女儿。
她争取上诉,在狱中积极表现,为自己减刑到18年劳期。
然而,女儿并没有等到她出狱的时刻。
年幼的她始终不知道母亲会在狱中几年,等她突然从大伯的口中获悉,母亲是无期徒刑时,12岁的她,脆弱的心灵无法再承受一切。
她选择了自杀身亡。
女儿的去世,无疑是压垮吴胜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
在这茫人海之中,再也没有她牵挂的人儿了,这个惊天噩耗让她当场晕倒,事后又寻觅机会,结束生命。
或许,女儿冥冥之中知晓,自己会是母亲的希望,而自己的离去,将会让她痛不欲生。
在生命频留之际,她为思念万分的母亲写了一封遗书: 她希望母亲好好地活下去,将来为社会做有益事情,她希望母亲能够去办养老院,孤儿院,照顾那些没有家的人们,将小爱变成大爱......
吴胜明是一名母亲,她几乎很快衰老了,也一夜白头了。
吴胜明也是一名坚强的母亲,在狱中顾队长的鼓励下,她瞬间醒悟,她无法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了无声息地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这人世间。
她要延续女儿的生命,完成她的遗愿。
那成为吴胜明活着的信念。
2003年,积极改造的吴胜明,刑满出狱。
在狱中的18年里,她不曾忘记过成长,一直在学习,她每一天都会看报,看书,看新闻,她无法让自己的思想,和社会脱节。
有人曾劝她,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孤寡老人,出狱后,不如入住养老院。
但吴胜明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呢?她的内心怀揣着女儿的遗愿。
而她余生的夙愿,将是用尽全力,将它实现。
她回到了郑州,当地政府帮助她找到一个公厕打扫的工作。
她没有看不起这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极力做好本职工作。
吴胜明终归是幸运的,她生活在一个包容的时代里,人们并没有因为她的过去而抛弃她,相反,他们用了更好的方式,去接纳了这个不曾放弃,不断努力的老人。
因她认真踏实的工作,将打扫公厕这份工作做到极致,她被评为了 “郑州最美的保洁员” 。
她未曾在低落的生活中失去自己,每天仍然热爱生命,她将自己打扮得精神抖擞,干干净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就因这特别的老人,及她对保洁工作的负责,《郑州晚报》的记者无意间采访了她。
随后,吴胜明的故事,传播开来,在社会中引起了轰动-- 那个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首富,如今在认真踏实地打扫厕所。
许多采访随即而来,吴胜明的故事,开始频繁播放在各大平台上。
社会接纳了这个老人,还对她在跌岩起伏的命运中,拥有坚强的意志而表示尊重。
吴胜明是不一般的,她和许多普普通通的老人不同, 她无法安心的养老和看孙子。
她是一个有目标的人。
随着大批媒体人的采访,让许多人蜂拥而至到她面前,对她的人生故事表示感激和支持,这让吴胜明萌生出再次创业的念头。
毕竟,她要完成女儿的遗愿--开养老院。
2005年,她将自己的人生,写成了书,出版成自传小说。
她拿着写书赚来的钱,以及借来的资金,开起了农业场地。
之后,那个不断读书看报的吴胜明,借助了时代的机遇,时常获得国家对于农业作物的赞助。
她充分运用自己的商业头脑,凭着过往的丰富经验和敏锐直觉,再次获得了生意上的成功。
短短几年的拼搏,吴胜明获得了千万资产:拥有了几家农业公司,鸡种鸡场,连锁聊吧,饭庄等。
结语
过去吴胜明努力奋斗挣钱的意义,是为了让家庭和女儿获得更好的生活;
而今,她挣钱的目标,早已变成了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人.....
她没有忘记女儿的遗愿,始终怀揣着”开养老院”的梦想,甚至不惜放下千万资产,去到相识的老板的养老公寓里打工,只为积累经验,了解普通老人的生活方式。
她没有将养老院作为一件盈利的事去运营,相反,她想要那些孤苦的老人,在人生弥留之际,活得有尊严......
80岁的吴胜明老人,说她还没有老去,她也不能老去。
因为她仍在为梦想而努力。
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块奖杯,上面写着 ”最美心灵志愿者吴胜明” 。
她爱惜之,骄傲之,也继续行走在通梦之路上......
作者/ 伊娃乐土:喜爱旅游,热爱运动,曾得过“头条青云计划”,也写出过10万+文章,写文字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提升,期待你的关注,阅读更多女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