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面对现实,超越自我--对低谷期中国女排的若干感想

2022-10-14 06:00:51


世锦赛对决意大利前,我在朋友圈发布提醒帖,忠告朋友们:队伍已非顶级,落败不可避免,要有心理准备;观赛不只看胜败,更看骨气和健全心态;能咬下一局就算好;咬不下一局,能努力展示队伍上限也好;尽管善战者不败已做不到,善败者不乱还是要努力做好,要输


中国女排世锦赛取得第六名,球迷对此反应不一,有猛烈批评的,也有支持鼓励的,还有在哀鸣中无奈接受现实的。这三种立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

持激烈批评立场的,无非讲下课某些教练和球员,另请高明,递补新教练和新秀球员。这样建言更多是为泄愤,并非什么回春妙手。中国女排已进入一个暂时的波谷期;调整或许可以带来利好的量变,却不可能逆转大势。大主攻朱婷配小主攻惠若琪,副攻徐云丽和颜妮联手筑起中国长城,接应位置上曾春蕾和杨芳旭交替闪亮,二传小蚂蚁和月神风格互补,两个自由人水平和状态都是世界级。一想这样的顶级配置,做梦都会笑出来。然而,我们不能一直这样做梦。无死角的队伍多少年才能等到一支,中国女排存在周期性兴衰交替是很正常的。有批评,也有建言,这是很好的;期望一出手即重回颠峰,则是痴人说梦。

批评的话是良药苦口,理解和鼓励则是送温暖;二者结合起来是最好的。一味哀叹,对眼前这支队伍放弃,眼不见心不烦,只在乎自己的小心脏不要受刺激,这是消极而自私的观点,毫无建设性可言。

低谷期的中国女排要面对现实,超越自我。别再指望郎导轻易就能回归,更别想郎导回归就一定管用。东京的滑铁炉记忆犹在。郎之队后期其实已经腐化,在商业推广方面存在的争议已经损害了队伍形象,过多商业活动不利专业水平的保持和提升,过分商业化的队伍已失初心。排协不可能自打脸轰人走后不久又要把人请回来。郎导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性,怎么可能轻易回头?蔡导是目前可用的最好教练,确有固执的毛病。他自己不改,就要有人压他改。球迷的舆论压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赖导多跟队,行使监军权力,像同郎导合作那样该说就说,必要时站到前面来说。

队伍换血是要换的,而保持稳定也很必要。为了应付世锦赛,多保留了一些老队员,这也是为队伍重组祭出的缓冲手段。世锦赛后,换血力度必会加大,蔡导会把握这个节奏的。

朱婷回归是大概率;但朱婷回归后会以什么心态面对新队,重搭体系后适应的积极性如何,这还不好说。张常宁似乎做好了退役准备。世锦赛期间不见这二人有关注女排新队的动态,即便不是心不在此,至少也是多有腹诽。团队团结比拜求两条大腿归队重要。要回来,首先要接受忠诚度审核。不过关,宁可不要。目前的队伍能力有限是事实,但可贵的团结氛围是值得点赞和保护的。

世锦赛让人们看清了目前女排与顶尖强队之间的全方位差距。蔡导接受采访时已承认这个事实。被问到有无解决办法时,蔡导回答是肯定的,但明言需要时间。补短板、提升个人能力,需要足够多训练时间;换血调整,整体深度磨合,这也需要时间。既然蔡导心里有数,我们乐观其成。不成,也不一定要骂。看干扰因素影响度多大,看队伍集体努力状态如何,然后再决定评议立场。

真正的球迷不只是享受女排的胜利,也应该痛苦着她们的痛苦、追逐着她们的追逐。哪怕是低谷期的队伍,我们也要爱,而且真爱。不要让蔡导和姑娘们孤独地承受。世锦赛对决意大利前,我在朋友圈发布提醒帖,忠告朋友们:队伍已非顶级,落败不可避免,要有心理准备;观赛不只看胜败,更看骨气和健全心态;能咬下一局就算好;咬不下一局,能努力展示队伍上限也好;尽管善战者不败已做不到,善败者不乱还是要努力做好,要输得有心得和收获。看完那场告别赛,我并不压抑,反倒为我女排败而不馁的自强精神深深感动,观赛收获还是很丰实的。

希望女排姑娘们只做自己,只做最好的自己,别管别人拿你们横向对比他国队伍,也别管别人拿你们同队伍的辉煌期比。每天进步一小点,天天进步凡升仙。重要的是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因膜拜他人而甘为仆从和影子。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求自我超越,伏仰无愧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