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王富超《红楼小讲》——第十三讲习象征手法

2023-03-10 02:04:29


9.黛玉是“花魂”,花是美的结晶,春的象征。


1.读《红楼梦》,“一目十行”不是个好办法,定须细谙,方能解味。

2.大观园——会芳园

3.在这座芳园中,屡结诗社。几次最重要的题目,都没离开咏花:海棠社,桃花行,菊花题,红梅咏,是为明证。而临近八十回原书的末尾,出来了一篇光芒映射、动魄惊心的芙蓉诔!芙蓉者何?岂不又是花名?可见雪芹借花写人,象征取意,事理分明,还须多赘繁词吗?

4.脂砚斋又曾抉示:费如许工夫,修造一座大观园,原来却“只为一个葬花冢”!

5.贾宝玉——绛洞花王

6.葬花一段故事,大家被图绘、搬演等等艺术形式弄得形成了一个错觉——至少忘却了事情的一半:总以为葬花嘛,除了黛玉,不干别人之事。殊不知葬花的主角,原是宝黛二人,而书中特笔叙写的,正是宝玉出场先来葬花,换言之,如果说宝玉才是真正的葬花人,倒更合雪芹的原意。这缘故,只要看群芳夜宴,共寿怡红,最后麝月掣得了荼蘼花签,上面写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并又特笔注明“在席各饮三杯送春”,就可以明白:宝玉的生辰实为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日,也就是上回咱们表过的那个至此春神退位、百花谢尽的饯春之节!

7.由此看来,方知雪芹在整部书中运用象征的意义,那亲尝“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不是别个,正是宝玉一人。是宝玉眼见三春景尽,百卉凋残,大地茫茫,堪称“干净”——深可悲痛。

8.最近有一位研究者提出:曹雪芹名其轩为悼红;悼红者何?即饯春是,即葬花是。所以雪芹在书中安排黛玉葬花——埋香冢畔,暗泣残红——实是让黛玉来“代表”他,一抒悼红之恸。这一提法,未经前人道过,堪称会心不远。我是很赞同的。

9.黛玉是“花魂”,花是美的结晶,春的象征。宝玉是饯花送春的“花王”,由他的经历,宣告了三春美景即将结束。

10.《红楼梦》的主题:春的践踏,美的毁灭。

11.四月二十六兼芒种节本是雪芹自己的生日,讳而不肯直书,却在借宝玉寿辰曲折暗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