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一个人的北京】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三)

2023-03-10 02:15:32


连续的旅行,分开的故事【一个人的北京】把时间浪费在喜欢的事物上(二)都是我的经历,我的记忆,我的唯一。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三毛

一个人的北京已然过去五天了。

连续的旅行,分开的故事 【一个人的北京】把时间浪费在喜欢的事物上(二)

都是我的经历,我的记忆,我的唯一。

奇迹!

长城—-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这也是执念吧、登一次长城。

和看升国旗一样的执念。

天气晴朗、万里无霾、那就走吧!

行走在和昨天一样的路程上、莞尔一笑。

从北1楼开始。

脚下的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谁也替代不了。

自己的生活也是。

人还是不算多的

长城的台阶,越来越高,每一步,都要格外的用力,一如人生的道路。

爬城的路上,一步一步都走得沉重。

累了,坐下歇歇,才发现,石阶的每一块都寒冷无比。怎么都温暖不来。想想每一块石阶,也许都是一个故事,长城脚下、埋藏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敬佩

站在最高处,望着连延不绝的万里长城,想着这万里长城下面埋藏着无数的英勇烈骨,不免叹兮!不免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大片。

嗯,大片《长城》。

烽火台、战鼓、响箭、火攻、大刀、城墙、孔明灯……

浓墨重彩的家国情怀。

惊叹

真的。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年轻人啊、还是现在出发吧。趁着还年轻的时候、不要等。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也不知道哪一天先来。

身体、也是需要折腾的。

北12楼结束。

敌楼

走走停停。

不愿离开。

下一次,

会有下一次嘛?

熊乐园

长城脚下的熊乐园。憨态可掬。

不让你下来

只望着它们,也是一种幸福。

抠脚大汉

时间尚早、随着公交底站的到达、把我送到了前门。

“前门到了,请在后门下车。”

一句让我懵圈的话。

前门大栅栏

北京偏爱门、多数地点都以门代替:前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等等

前门转悠,看到了久负盛名的“德云社”,到处都是“稻花香”。对这种特产店、唯恐不及。

走在前门的巷子里,身边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闻到的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随心所欲,如此甚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意瞥见一家书店,脚不自觉的迈了进去。

呆了多长时间,已不记得了,只记得出来时已经是狂风暴雨。

无法出行。

措手不及

原来,北漂的意思,要先从字面上理解的。

大雨滂沱。

还是回书店再呆一会吧

待到雨小时,匆匆回家。

颐和园—-千帆若看尽、云淡亦风轻

颐和园的大是始料未及的。颐和园的美,也是从未想到的。

不负“皇家园林之首”美誉。

颐和园很大。故事也多。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政治活动区。

仁寿殿前的两对龙凤,位置颠倒,暗示慈禧大权在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德和园在仁寿殿的北面。

主要是慈禧看戏的地方。大戏楼、颐乐殿和庆善堂。

慈禧观戏处


大戏楼


颐和园长廊

排云殿前的长廊。被誉为世界第一长廊。

自东向西共长728米,大概每隔一段,便有一亭,可以一歇。

而且一步一景。长廊上枋,都绘有彩画,多为山水,花鸟,也有四大名著等情节图画。富丽堂皇。

羡艳


清华轩的什锦漏窗


昆明湖旁-西堤

其实,到这儿了,便隐约有点在杭州的感觉。昆明湖仿佛杭州的西湖、西堤仿佛杭州的苏堤、万寿山仿佛杭州的孤山,更甚者,十七孔桥也有点断桥的影子。

原来,乾隆把江南的美景,都移到自己家来了。不出京城门,便可游江南了。

看来,乾隆是多么喜爱江南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途中,刮起了狂风,天越来越暗,直至阵雨来袭。

仿佛天上某位神仙渡劫似的。

桥上的石狮

连接东堤和廓如亭的十七孔桥仿造卢沟桥而建。从中间往东西两侧数都是九个孔,而“九”是皇家数字。

桥上的石狮形态各异,据说比卢沟桥的狮子还要多。可惜,都不复当年光彩了。

十七孔桥

要是晚上来的话,肯定流光溢彩。

远处佛香阁

无论在万寿山中哪儿看,都能看到这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

佛香阁登顶

意外的发现颐和园是需要爬山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更意外的被高耸的四大部洲所震撼!

明显的藏式建筑群,浓烈的色彩彰显皇家威仪,厚质的琉璃讲述着曾经的不可一世。

别样的风情。

四大部洲

最后是苏州街。

临河而建,狭长的单行线。

听闻是乾隆为母亲仿苏州七里山塘而建。

有点影子

微风、垂柳、青山、绿水、小船、窄桥、琳琅满目的店铺陈列在水街上,宛如江南。

天气要是再好些,便可美了。

游罢,整座颐和园,记录着百年间的文明繁盛,也见证着王朝的更替兴衰。经历了掠夺折磨的千疮百孔,目睹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

现在,就静静的伫立一旁,无声的讲述那一段又一段历史。

万事万物皆可过眼云烟,能够做的,唯有把握当下。

圆明园—“万园之园”来了两个强盗

颐和园不远处就是圆明园了。

雨后的空气格外的清新。

我也格外的有精神。

圆明园。

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

法国无法媲美的东方博物馆。

陆上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

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同乐园、淳化轩、文源阁、大水法,海晏堂、万花阵……

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理想与艺术的典范”“万园之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仿海宁的陈氏隅园而建“安澜园”

仿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小有天园”

仿南京瞻园而建“如园”

仿苏州狮子林而建“狮子林”

……

然而,在10月18日这天,来了两个强盗。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

遗址

引用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部分原文如下: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走在圆明园内,欲哭无泪。尽管阳光灿烂,心却在哭泣。看着这杂乱无章的石头,杂草众生。仿佛能看见那满天烈火,化为一片火海!

一场火,烧了三天三夜。

我也呆呆的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回神。

记住,唯有记住!

废墟
一个人的北京第八天

最后最后在北京的一天。

一个人。任性的。

影子作陪

想任性一点,顺着路,不看地图,怎么喜欢怎么走,于是在某个地方走得累了,一不做二不休的坐下来。听听周围的声音,看看周围的笑语晏晏。走走停停。

然而,终究是要回去的。

王府井

前门

烟袋斜街

大珊栏

德云社

后海

安徽非遗

专注

北京站

短短10天,转眼即逝。

那些日子,再也无处重逢,再也无缘再会,被岁月压箱底地安放。

唯有寥寥几笔记下罢了。

在那里,遇见过大雨滂沱,也感受过骄阳似火。看见过浓烈似锦的黄昏,也目睹过深沉抑郁的阴云。

也不知,还会有下一次吗?

北京,天津。

我站在八月下旬的此岸,回望这十天,甚至是更早之前的自己。我知道,我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出发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