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校呆了三周的女儿要放假回家过元旦了,早早地她就打电话要我去接,我明确告诉她不行。
“不好意思,妞妞,妈妈去不了,周五有课不说,赶上学校的元旦诗会,妈妈要带四个学生去展演,弟弟今天也要演出,妈妈带的四个演出学生男生的服装,还是借的弟弟和他同学的,表演完了得赶紧让他们脱下来,让弟弟换上,这个事儿离了妈妈不行,不过妈妈保证,爸爸今天会去接你,爸爸请假去老地方接你……”哎!
下午三点五十,正在班里上课的我看到了手机的来电显示一女儿的电话号码,她回到家了,正在给学生提写词语的我赶紧读了两个词语,接电话说一句“妞儿,到家了,妈妈上课呢,你歇歇,可以睡一觉,有事儿等妈妈上完课再说。”这一个再说,就到了6:40。
“妈妈,啥时候能回家?爸爸做好饭了。”
“等一会儿,弟弟还没有结束呢!”
“好吧,你早点回来,我都想你了。”
这句话让我很是温暖但也心酸,心里默默地说:“因为我是老师,我不会建议我的孩子当教师!”
有人可能该挑我的刺了:自己当老师,都不认可教师这个职业!
这不是认可的事儿,相反,我很热爱我的这个职业,我愿意付出我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但我就是不想建议我的孩子当老师,累不说,有时候都是自己好心教育学生,结果呢,就是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把自己埋了。爱,得不到回应;心,等不来理解,慢慢地凉了,变成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浑浑噩噩的围观者,最后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教师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教育来说,书不难教,难的是育才,要早知道,成人成才是目的,读书考试是手段。有很多人只读了“教书育人”这个短语的前两个字,把“育人”忘完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每天都有,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按”人”来培养。
(未完待续,太累了,睁不开眼了,明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