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032|放低心态,放空自己,从零开始行动,比自由更重要的是未来自由,两种最有用的学习方式

2023-03-10 02:37:24


2、是可以跨学科跨领域进行相互利用的知识,也就是,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或者叫lollapalooza效应。


生活就是一场逍遥游

你还有没有说走就走的自由。

这是羽泉唱的一首歌,121齐步走。每次我听到这首歌都充满迷茫,我们应该活在未来,还是过好当下,不得不让我们自己沉思。

“你还有没有说走就走的自由”

我不知道,作者写这个歌词的感受。我每次看到这句歌词,或者偶尔听到这首歌都会感到焦虑。可能是因为我的处境和年龄段,刚满二十没有学历,普普通通的家庭背景。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如果给自己自由未来会怎样?

如果不给自己自由呢?

未来又能改变什么?

很难做,做业务难,做事情难,改变未来更难。

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家庭背景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一个好的家庭出身可以至少让你自己少奋斗20年。

幸运的是,即便别人家庭出身比你优越20年,如果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可以至少使你的增长率,比别人高处300%。超越别人的速度也会是平常人的60倍——300倍之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来自网络

什么是知识?什么可以永久累计?怎样才能做好自己?

第一个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个非常棒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去寻找答案再筛选。

第三个问题需要问问自己,每天都像我今天这样做事,六十年后会成为一个什么的人。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知识?

最近我在探索思维模型及lollapalooza效应。

虽然没有什么结果但是我已经非常明确,只有两种东西可以被称为知识。

1、可以改变你的,也就是可以让你付出行动,并且做出改变的内容或者事物被称为知识。

那些可以让你醍醐灌顶仿佛明白很多道理,却又不能改变你,又不能改变你行动的并不能称为知识,只能被称为你消遣打发时间的文字而已。

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件事情,让很多人做出改变,和付出行动。你看到后只是醍醐灌顶,那么问题已经出在你自己身上。

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整天喊着突破,却不付出行动。一直说这很有道理,哪很多道理,却从来都不仔细分析道理背后的行为逻辑,当然这并不是最无药可救的一类人。

我有一个朋友的爸爸,他是做日用品的,自己开了一个小商品店,400多平米。从2年前开始业绩就一直下降,生活品质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让他自己很不满意。多次听他父亲讲,外出寻找机会,他自己也总在我们身边说。转眼间两年过去了,零售已经从b2b发展到b2c。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型零售商使用,S2b2c。他老爸还一直讲,什么什么方案不行,这样根本不行,这个方法我早就试过了。搞的自己好像明白很多道理,却总是在家打打麻将,喝喝酒,整理整理货架,发发脾气,还是和以前一样做零售。

道理都懂方式方法也都明白就是不付出确确实实的行动,他所明白的知识对他来讲全都是消遣的文字。

不能付出行动,不能做出改变。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自己变得很难吸收别人的观点。

明白不做,不仅没有帮助他提升销量还让自己越发颓废。

查理芒格。

2、是可以跨学科跨领域进行相互利用的知识,也就是,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或者叫 lollapalooza效应。

比如牛顿定律F=ma,这一个公式推理出了力学的所有公司,同时也可以用他来制作火箭,大炮等事物,包括万有引力。

总结一下只有两种东西可以称为知识

1、可以改变你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

2、可以跨学科跨领域使用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

其余的都是,用来消遣的文字。

一念之差,决定雌雄。

根据消费心理学我们可以知道,人在购买东西的时候,是否购买在短短三秒钟就能做出决定。如果你能在这三秒钟讲产品的好坏说到对方的心理账户,他们就会非常不理性的购买。

相反人文字恰恰相反,很多人是否相信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看,这句话从谁口里说出的。

也正是这样,很多人错过了很多机会。

想要获得两种能力最简单的两种方法是

一、拥有阅读文字的耐心。

二、做思维训练

如果一个人没有阅读文字的耐心,更不会有做思维训练的可能。

等一个人有了阅读文字的耐心,自然可以找到,自己的两种知识。

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的信息大爆炸,超过一半以上群体都没有阅读文字的耐心。就连读一篇1000字左右的短文,仅仅需要二到三分钟,他们都没有耐心。

并不因为是阅读障碍症,他们除了阅读障碍症以外还有下列特征七中特征

70%的人都喜欢抽烟喝酒,

80%的人脾气都不好,

20%的人夫妻经常吵架,

60%的人听不进别人说自己不好,

10%的人听不进道理,

57%的人眼里面看不起人,

80%的人喜欢抱怨。

有很多重叠,如果七种病都有,整天喊改变,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自己另一半好点,只要夫妻之间没有矛盾,其他的都会好很多。

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改变。付出真正的行动,而不是自己骗自己



行动第三十二天,种一颗大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成长、写作、刻意练习、阅读、日记、冥想、英语、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一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