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023-03-10 02:45:15


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


一、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阶级斗争的是( 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

2.社会革命是( 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3.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社会体制的改革与革新

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具有( 普遍性

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改革( 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6.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跟上上说,这是由(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7.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经济标准

8.在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9.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多选题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资源稀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观念与落后思想的矛盾


三、 主观题

11.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贡献。

答:马克思曾说,他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2.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阶级斗争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

(2)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领导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进行反馈,才能迫使剥削阶级做些让步、减轻一点剥削程度,以波阿正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


13.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收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4.简述社会革命的类型

答:社会革命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等等。


15.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活的一定程度的发展。(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社会改革具有再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梳理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信息管理,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16.试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①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7.为什么说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答: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是说,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消灭过时的旧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但旧的上层建筑模特步是国家政权,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首先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即改变旧的上层建筑,最主要的是消灭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18.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队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9.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0.如何理解当前我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答:当前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也日益增强。这就需要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有机衔接起来。


21.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1)当前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2)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3)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22.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绝对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证实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从而主体能以日益合乎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2)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是非直接地,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3)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组成的可能性看见,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4)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