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天下

阅读,看尽天下事

聆听“美术大单元教学”分享的一点思考

2023-03-10 02:50:02


尤其是广泛运用短视频,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示范录制,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了解。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上周四下午雨花区美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机会难得,挤时间参与了学习。

此次研讨的主题是“美术大单元教学”专题分享。什么是“大单元家教学”?大单元教学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一个学段作为整体通盘考虑,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系统,使课堂内容无重复,教学环境要紧凑,课堂内容倍增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他是从单篇(单章)教学发展到单元教学,进而发展到单元主题教学大单元教学。此次分享共有24个案例,分为了四个场地进行:陶艺、绘画;现代画;剪纸、手工;国画。我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就来到了剪纸手工专场参与学习。

这个专场有剪纸、陶艺、彩泥等,涉及三、四、五年级,我听了四个案例,感觉老师们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几个共性。

1.内容呈现很清晰。充分利用课件演示,思路清晰,从教学理念、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尤其是教学过程既有整体的说课,又有“微课”分享。

2.教学设计有梯度。大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有三到四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联,充分体现了从平面到立体,简单到复杂的设计过程。

3.教学方法重体验。教学过程牢牢把握从扶到放再到创造的螺旋上升的引导,十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参与,有鲜活生动的创作过程,作品的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广泛运用短视频,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示范录制,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了解。

在聆听中,也有几点思考:

1. 要注重分享内容的取舍。因为只有20分钟的现场分享时间,如何把一个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呈现出来,就需要突出重点、难点,将时间花在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设计亮点上,避免面面俱到。

2. 要切时运用短视频。在案例解读过程中,老师们充分利用媒体录制示范过程,对于掌握学习要点、难点很有效。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最后再进行短视频示范录像的呈现。才能激发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 要及时梳理教学反思。老师们的分享大都是课后说课,课后说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教学反思,这体现教师教学的研究意识和思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努力的方向。

4.要注重作品展示和评价。在分享的案例中,有些课例缺少学生作品的搜集和整理,这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同时,将学生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也是关乎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这两点在交流中体现还不够。

一个下午的学习很有收获,这样的课例分享都是团队研究,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智慧,不仅打开了跨校教师之间研究的心门,也打开了对于学科教学的研究视域。以大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设计,注重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知识的建构、教学方法的融合与渗透,促使教师们整体宏观把握教材、落实三维目标,教学中不再是指定的知识点,而是左顾右盼、上下勾连,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构建新的教学系统,把学科教学纳入一个大的教学系统,使之更完美、更合理、更高效。